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精选(九篇)

admin 篮球赛事

  第1篇: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

  关键词: 举国体制 竞技体育 青少年体质

  1.引言

  新中国成立后,以为核心的第一代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体育工作,作为政务院总理对体育工作也了给予很大的关注。为了使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章可循,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体育规章制度。其中包括《体育运动委员会组织简则》,《基层体育协会示范章程》,学校体育的“两课两操两活动”,机关厂矿实行的工间操、广播操、生产操制度,农村体育把体育锻炼和民兵训练结合起来的做法,以及《劳卫制》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都是在等人的关心指示下制定和执行的。这些制度和做法对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2.举国体制办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举国体制”是向前苏联学习的一种集中优势力量出成绩的训练机制,是以整个国家处于完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它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时期,通过统一规划、统一调配和布置,统一竞技目标,突出奥运战略,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得部分重点项目形成优势,自觉地追求竞技体育的最高目标,使得作为整体的中国体育树立了在国际体坛的形象,树立了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国的竞技体育也因此而踏上了建设体育强国之路,中国体育开始了全面走向世界的历程。[1]

  3.举国体制下我国竞技体育取得的辉煌成绩

  在、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关心下,我国体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一方面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以“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的“三从一大”为训练原则,另一方面吸取外国先进训练经验,努力提高我国的体育比赛成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59年4月5日,我国年仅21岁的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夺得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夺得中国三大球中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并在随后的五年里创造了“五连冠”的奇迹。1984年7月29日,第23届美国洛杉矾奥运会上,我国射击选手许海峰获得了中国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据统计,从新中国成立到2005年底,我国共获得1899个世界冠军,创造或打破了1140项世界记录,16个项目上获得114枚奥运会金牌,连续六次蝉联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

  4.辉煌的成绩无法掩盖青少年体质的逐年下降

  4.1 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分析

  教育部公布的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80%,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下降等。我国学生的体质下降趋势尚未得到遏制,各级教育部门须高度重视。

  4.1.1学历越高视力越差

  除了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比较高外,高中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也高达77.3%,其中男生为72.7%、女生为82%;初中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9.4%,其中男生为54%、女生为64.7%;7-12岁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也达到32.5%,其中男生为29.5%、女生为35.6%。

  4.1.2肥胖率继续上升

  据教育部监测,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60%左右的年龄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有所上升,其中10―12岁城市男生平均上升了1.17个百分点,达15.97%。而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下降,除高中以上(16―22岁)男生肺活量略有增加外,其余年龄组学生的肺活量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如7―12岁男女学生的平均肺活量与2002年相比分别下降了38毫升和44毫升。

  4.1.3爆发力等素质下降

  与2002年监测相比,我国学生的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下降。据监测,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水平,与2002年相比除大学男生有所提高外,其余年龄组继续呈下降趋势;而反映腰腹肌力量的仰卧起坐水平,除大学男生有所提高外,其余年龄组继续呈小幅下降趋势。

  4.2?摇2006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分析

  2006年9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对外公布。结果显示:在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成为影响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一大因素。与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

  在2006年12月23日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陈至立指出:“尽管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指标近二十年来持续下降。”

  5.结语

  综上所述,建国至今我国竞技体育在“举国体制”的领导体制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应该说我国的竞技体育已经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列,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取得这些成绩的背后,代价也是沉重的。20年来青少年体质逐年下滑,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5.1机构重叠

  我国的体育事业有两套互相独立的领导机构,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是三块牌子,一套班子;[2]而教育部体卫司、行业协会则是另外一套机构。两套互相独立的领导机构在主管的工作中很多是重叠的,行政管理领域由于职能交叉导致的“大家管,大家都不管”的行政管理积弊、机构重叠应是青少年体质健康逐年下滑的深层次原因。精简机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途径。国务院第六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指出,坚持一件事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避免职能交叉重叠、政出多门,这样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理顺部门关系,提高办事效率,节约行政成本。

  5.2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畸形发展

  由于我国特殊的体育体制,业余体校在培养运动员的过程中都把夺取金牌作为他们的唯一的目标,金牌至上的观念会迫使教练员四处寻找体育“苗子”,这种选材方式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同时也极大地打击了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根据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也应在学校,积极引导、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学校办好优秀运动队,尽快建立科学高效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体育训练应坚持首先是一个学生,然后才是一个运动员的原则,学生投入运动训练首先是从兴趣出发,体育苗子的发现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地孩子参加体育训练。

  5.3积极倡导大众体育

  在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政府应更多地引导国民尤其是青少年正确认识体育,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取向,让人们知道体育是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手段,而不是争名夺利的工具。同时,不应再大力宣扬金牌战略,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加大对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的投入,让更多的青少年有机会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参考文献:

  第2篇: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

  关键词:举国体制 职业体育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70-04

  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在2011年11月22日召开的备战伦敦奥运会冬训动员大会上提到:在伦敦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是向体育强国奋斗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而职业体育作为体育市场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元素,是举国体制的一部分,是对它的补充和完善。职业体育的发展与壮大,不可能脱离现阶段举国体制的环境。而体育强国奋斗目标是一个体育整体系统水平的提高,职业体育的不断发展,势必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向体育强国行列迈进。

  1 举国体制下职业体育发展的优势分析

  近几年,国内学术界对举国体制的改革发展争论颇多,但我国在举国体制下所取得成果可以从表1,2中得到说明。我国不但连续8届获得亚运会排名第一的好成绩,而且在世界最高水平的奥运会上,也能在十几年的时间内跻身金牌总数三强之列,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史无前例地获得了金牌榜排名第一的好成绩。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体育健儿更是一鼓作气在广州亚运会上以金牌总数199枚的好成绩雄踞第一名,这充分证明了“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积极作用。袁伟民表示:没有“举国体制”、“全国一盘棋”的优势,就没有体育事业的更快发展。“举国体制”、“全国一盘棋”是计划经济时代体育管理体制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我国竞技体育走向成功的重要保障。

  1.1 举国体制的内涵

  有关资料显示,较早在正式场合提到“举国体制”特点的是1980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当时的国家体委主任王猛在报告中提到三十年体育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时指出:“体育的发展又不应消极地依赖于经济条件,忽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无所作为。在我国,体育纳入国家计划,能够运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行集中统一的领导,调动各个地方和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按比例、有重点地分配财力、物力。这样就能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使体育上得快一些。”虽然在这个报告中没有正式使用“举国体制”这一提法,但上述看法却是关于我国体育“举国体制”较早的权威解释。

  官方在正式场合公开提到“举国体制”并对其进行诠释是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后。会后在总结中国体育为何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世界一流奥运强国的经验时,各方面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这主要得益于“举国体制”。此后,体育“举国体制”成为公开的和正式的提法,频频出现于政府文件、领导人讲话和媒体报道中。例如,悉尼奥运会后,总书记在接见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概括了三句话:美国体育靠他的经济实力,俄罗斯体育靠他原来的基础,中国体育的成功靠的是“举国体制”。

  2001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体育得益于举国体制,改革开放后又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举国体制的实质,就是发挥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利用我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的特点,把丰富的体育资源挖掘出来、充分利用起来,通过竞争和协同,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到国际赛场为国争光。现阶段依然要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要认真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全面、正确地实施。

  对于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内涵,梁晓龙等在《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内涵及历史发展》中明确指出: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内涵主要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条件下,在我国现有竞技体育水平基础之上,国家集中相对的人力、物力和则力,最大限度调动国家和社会等方面的积极性,有效配置竞技体育资源,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全国上下形成合力,努力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和和国际竞争综合实力,力争在以现代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各类国际竞技体育大赛中夺取优异运动成绩,为祖国、为人民赢得荣誉。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虽然目前对举国体制的理解虽有所不同,但大都肯定一点,那就是举国体制是“举全国之力,办体育大事”,是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来动员和调配各种有利的体育资源,重点发展体育的重要领域或重大项目。

  1.2 举国体制下职业体育发展的优势

  要办好我国的事情,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要发展我国的职业体育,必须从中国体育现实所处的社会基础条件出发。“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意味着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而且不平衡,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不高,国家还不富有,人民不富裕,这就是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的现实社会基础条件。从21世纪中国体育的任务与发展趋势来看,“举国体制”仍然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对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既然,这一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能改变,那么职业体育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必须在举国体制下大环境下寻求发展,所以在此就不在讨论举国体制下职业体育发展的劣势。

  1.2.1 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的不断进步,带动了职业体育的发展。

  竞技体育在举国体制下取得丰厚硕果的同时,也促进了职业体育的发展。体育领域“举国体制”的提出与实施,类似于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先让一部分地区富起来,逐步提高我国的人民的生活水平”。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解决我国的事情,决不能搞“一锅端”。同样,我国的体育事业也不能同时发展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以及职业体育,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体育的科学化水平还达不到同时发展这几个领域。从我国目前面临的历史任务以及体育的政治影响方面,我国不可避免的要发展竞技体育,先将竞技体育发展起来,而后发展体育的其它组成部分。作为体育的组成部分,竞技体育的发展必定会促进,也会要求体育系统中其他部分做出相应的提高。

  我国在竞技体育领域的不断投入,使其获得迅速的发展。在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职业体育也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说明:第一,竞技体育的发展,使得有些体育项目成为我国的优势项目,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而我国国内目前开展较好的职业体育项目,也几乎可以说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表现出职业体育项目“竞技化”特点,即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往往职业化发展较为迅速和成熟;第二,竞技体育的发展,为职业体育培养很多人才。例如有些专业运动员可能从高水平队、国家队退役以后,可能投身职业体育同类项目,将一些先进的训练方法带到职业队训练之中;第三,竞技体育的发展,使得职业体育比赛水平越来越高。有些高水平运动队,为锻炼新人常让其参加一些职业比赛,使得一些职业比赛观赏水平越来越高,进而促进职业体育的发展。

  1.2.2 举国体制自身不断改革,将为职业体育的发展提供动力。

  王晓中在《试论体育举国体制》中指出: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体育最重大的变化是实现产业化转型,铸成了财富丰厚的产业。“举国体制”随之发生了深刻的演变。国家体育总局肖天副局长撰文指出,李娜最近的成功,对中国来说,是运动项目结构在国际体坛的升级,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这是探究举国体制包容职业体育的思想,是富有前瞻性的战略思考。并进一步指出:研究如何进一步发展职业体育,转变国家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是完善举国体制,建设体育强国、迎接体育国家化挑战的抉择。

  由此可见,举国体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在我国竞技体育已经取得相当成就的今天,竞技体育发展现状是在优势项目稳固保持的基础之上,积极寻求在弱势项目上的突破。而举国体制在保证原来对竞技体育投入基础之上,为建设现代化体育强国,势必会对职业体育的发展投入更多的关注,以此来带动更多体育参与,发展群众体育,切实为人民大众服务,做到“体育来源于群众,又服务于群众”。

  1.2.3 在举国体制的宏观调控下,将有利于把握职业体育的发展方向。

  我国职业体育开展较晚,可以说明显的落后于竞技体育的发展,又无现成的模式可循,所以在职业体育开展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影响以及各项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音符,如假球、黑哨、俱乐部管理的不规范等。同样,我国职业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决不能脱离举国体制的宏观调控。在职业体育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有“举国体制”和“市场经济”两只手一起为其发展保驾护航。以“市场经济”为主,“举国体制”为辅的战略发展方向,由宏观调控及时解决职业体育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 国内外职业体育发展模式对比研究简要对比(见表3)。

  由表3不难看出,欧美职业体育发展虽然在组织模式上分别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模式,在经营模式上分别以获胜最大化为目标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模式,在利益分配模式上分别选择了较低程度的利益分享机制和较高程度的分享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在组织形式上均是以体育联盟的模式进行,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而我国的职业体育宏观管理模式仍旧为“国家管理式”,就是我国现阶段职业体育发展面临的最大现实。对比中西方职业体育制度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中国的职业体育制度发展历程还非常短。英国的职业体育制度由起源到形成到逐渐成熟,期间经历了至少有300年的发展历史,美国的职业体育制度由起源到形成到趋于成熟,则至少经历了100余年的发展历史。即使抛开我国职业体育发展历程时间的长短不谈,我国职业体育发展与欧洲、北美职业发展最大不同在于,笔者认为在于欧洲、北美职业发展属于市场导引下的“自我探索发展”模式,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目前认为“政府引领下的竞技体育市场化尝试”。

  3 现阶段我国职业体育发展模式以及发展趋势

  侯本华,刘晖在《我国职业体育发展模式》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职业体育还会带有明显“公共物品”的色彩。我国职业体育管理体制还将处于政府办与社会办、公益性与营利性并存的格局之中,并在文中指出,结合我国国情构建适合的职业体育发展模式――在政府监管下的行业协会为主导的探索我国职业体育发展模式,有必要吸收借鉴国外职业体育运行管理机制。

  在1992年6月的北京红山口全国足球工作会议后,进入了“以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为核心,以协会实体化,俱乐部制和产业化开发为重点”的历史阶段。1994年建立了我国职业体育体制。从目前我国职业体育的宏观管理制度来看,呈现出政府直接介入管理、生产体育赛事的“国家管理型”的宏观管理制度的格局。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将国内外职业体育发展模式进行发展模式。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走访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要解决我国职业体育发展问题,首先要认清我国当前职业体育发展的大环境,其次要建立一个清晰的发展“蓝图”,以宏观理论为导向,切实一步一步的推进我国职业体育发展,且不能“走一步,看一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必须要有一个长远规划。最后,及时解决职业体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我国职业体育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我国现阶段体育举国体制的大背景下,我国职业体育的发展模式,随着时展以及我国总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见图1)。

  第一阶段:认清形势,积极“跟进发展”阶段。

  我国职业体育在已有的发展基础之上,以竞技体育在某些优势项目建立的体育资源为依托,合理选择群众体育基础较好的项目,充分吸收国家、政府、社会等各方面资源,扩大职业体育融资渠道,将竞技体育作为“龙头”带动自身的发展。同时,积极吸收国外先进身体以及技战术训练方法,加快体育交叉学科研究的科学化进程,推动职业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与知名专家学者合作,打造职业项目训练比赛团队。在这一阶段,不能“遍地开花”,应积极努打造专门几个项目为优势特色项目,以其为突破口,带动职业体育的发展。

  第二阶段:改善自身,努力“提高稳定”阶段。

  紧跟国家有关体育政策法规的发展导向,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的职业体育发展经验,结合自身,并不断纠正由职业体育“市场化”带来的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确保职业体育比赛过程在公平、平等的原则下进行。与此同时,最大程度地利用“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积极吸纳高水平专业运动员或者引进国外高水平运动员等渠道,加入我国职业体育队伍中来,切实提高职业比赛的观赏性,例如:刚刚荣获CBA总冠军的北京金隅队引进外援马布里。职业体育进入稳定发展、逐步提高阶段,一些开展较好的职业比赛加快“制度化”建设。

  第三阶段:职业体育与竞技体育交叉“互融”阶段。

  在此阶段,职业体育有些项目的发展水平已经接近或者超过同类项目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发展,两者在项目的发展方面达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阶段。某些职业比赛的球员与竞技体育专业队员水平相当,一些职业俱乐部训练水平可以达到直接为高水平运动队输送后备人才。而在竞技体育领域曾经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退役后去职业体育联盟打比赛或者亲身指导参与职业队伍的管理,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缺一不可。

  第四阶段:职业体育“独立发展”阶段。

  在此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一些职业体育联盟的运行、管理机制以及相应的法制建设日趋稳定。职业体育联盟拥有自己引进人才、吸纳资金、团队运作模式。在此阶段,一些职业比赛项目单独有各自的运营机制,还有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项目,如武术项目,可进入独立运营发展模式。

  第3篇: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

  关键词:“后竞技时代”;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3)04—0036—0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体育领域存在数十年的“举国体制”也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悄然发生着改变。体育的社会化进程在竞技体育中引起了连锁反应,一定程度上波及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经历了全运会选拔模式、政府主导型培养模式、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模式之后,还处于实变阶段,并没有达到质变的高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如何适应我国新的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这是一个急需探究的问题。因此,文章通过与发达国家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总结,得出“后竞技时代”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与思考,以期对我国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 中国体育人才培养进入“后竞技时代”

  “后竞技时代”意识在世界范围最早的兴起,主要源于对体育人文性回归的呼唤。当然,这种呼唤是随着竞技体育事业的推高发展、体育产业的快速扩大、体育商业的不断成熟之后才有的。可以说,这种呼唤是体育越来越发展的产物。尤其近年来,随着竞技体育在商业化推动下重“物”轻“人”的畸形态势,人文体育和体育的人文化呼声愈加高涨。

  体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原本就具有深刻的人文属性。如《奥林匹克》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功的原则为基礎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处处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人文体育和体育的人文化呼声,即要求体育最终会回归奥林匹克精神,回归体育的真正目的。可以说,人文体育和体育的人文化的核心就是重“人”。由此,在当今世界,体育人才的培养由重竞技而转变为重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风行理念。

  中国关于体育人才培养的探讨,是伴随着中国体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而推进的。上世纪60年代,中国体育事业刚刚起步,缺乏大量专业体育人才。所以,专业化是当时体育事业的主要推进方向。由此,中国体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就是运动训练,而对群众体育的规模、运动量、运动竞赛的次数是加以适当控制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了以培养竞技人才为核心的模式:通过对优秀运动队进行精简、调整;协调关系、加强对优秀运动队的管理;鼓励训练创新;精简业余体校、完善后备人才培养网络和体系等。由此,关于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主要围绕如何培养竞技人才而进行,具体落脚点在于运动训练过程和管理模式的探讨上。上世纪80年代,在“以发展竞技体育为先导,带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部署下,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转变。关于体育人才培养的探讨也开始由围绕竞技人才的运动训练,过渡到体育人才的培养。到了上世纪,1993年当时的国家体育委员会《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有自我发展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形成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格局。在这种背景下,关于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则更加多元化、立体化,探讨内容也逐渐由教育教学内容扩展至多种人才培养方面。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胜利召开之后,更预示着我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将逐渐告别以竞技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时代。由此,关于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给予新的视角。

  这个新视角的提出,伴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一直在推进,但“2008年北京奥运会”被学界普遍认为是中国体育转型的节点。一般地认为,“2008年”之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将进入“后奥运时代”。对于这个“后奥运时代”的内涵,学界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后奥运时代”即群众体育时代、健身体育时代,有的认为“后奥运时代”即体育回归教育的时代,还有的认为是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时代,等等。虽然对于中国体育事业的将来是一个什么时代认识不一致,但对于过去,这些所指却都不可争议地反向勾勒出一个共识:以竞技体育为核心的时代结束了。所以,还无法用中国体育将来开启的时代定位当前,但至少可以明确地说中国体育进入了“后竞技时代”。由此,关于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须冠以“后竞技时代”这个新视角。

  2 “后竞技时代”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总结

  世界发达国家由于不同的发展进程,其体育事业的转型节点各不相同,但都必然地经历一个由竞技体育转变到“后竞技时代”的过程。如1964年日本东京奥运会以后、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以后,都迎来了各自国家大众体育发展的热潮。日本政府则更是借此调整体育发展方针,从侧重“提高”向侧重“普及”转变。虽然这种政策性引导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使日本竞技体育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一个大倒退,但其大众体育却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当然,伴随这个过程,其体育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走在世界前沿的当属美国。美国在体育人才培养上,强调以“全面、独立、创新”为核心理念来培养体育人才。如加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要求毕业生具有以下素质:(1)熟悉艺术、文学、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2)能够收集、筛选、综合、评价来自不同领域并以不同形式呈现的信息;(3)理解研究过程和如何创新的知识;(4)具有解决问题和作出决定所必须的技能,并能考虑决定的广泛的社会和伦理意义。这样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不仅具有专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具有广博的视野创新的潜质,达到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上则是“业余+职业”、“校内+校外”的多元模式。在美国,3亿人口中,每年约有3 000万青少年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项目。除此之外,校际(高中、高校)体育运动以及市、州政府组织的体育运动等这些业余的体育活动为选拔职业类的体育竞技人才提供了平台。可以说,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全景展示了不同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面貌,其中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尤其值得转型时期中国体育人才培养总结、借鉴。

  2.1 体育人才培养的基礎性

  在世界发达国家,体育是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中学生必须接受的学科,更有很高的教师素质和各种制度给以保障。而且,学校体育就是后备人才培养的一部分。在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家,中、小学是培养后备人才的启蒙阶段,近1/3的学生成为培养对象。在美国,竞技体育系统也只是大教育系统中的子系统。这种把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基礎教育结合一体的模式,必然使专业人才培养更具有普及性,使学校体育人才的培养更专业。另外,在世界发达国家,由于体育事业的普遍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同等受到重视,终身体育观被逐步推广并被更多人接受,在全社会形成了热爱体育的氛围。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要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它将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体育教育层次构成终身体育的教育全过程。终身体育观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进而形成家庭体育观和全民体育观,进而自然地催生了各种社会体育培训的广泛开展。进而,体育人才培养的基礎性进一步得到夯实。

  2.2 体育人才培养的全面性

  体育人才培养的全面性,首先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即对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同等重视。世界发达国家主要是把竞技体育建立在群众体育的基礎上,正是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全面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才得以出现。正是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体育人才的培养对象不仅局限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还包括体育管理人才、体育宣传人才、体育产业人才,以及群众体育工作人员等。如美国体育专业方向就包括了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科学专业、体育管理专业、运动学专业、体育交流专业、健康专业、余暇运动专业、体育旅游专业、老年人体育与健康专业等。体育人才培养的全面性还表现为培养过程和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如针对学生培养,学校强调教学目的不是培养运动精英,而是强调终身体育运动习惯的培养,通过游戏和活动使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学习并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学会从健康和合作的角度来看待体育活动,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针对运动员的培养,也不单纯以竞技培养为唯一,而是强调在接受运动训练的同时接受文化教育,美国大学里,为了确保不因为训练比赛而荒芜学业,普遍实行“补课制”,每个学生选手都有一个补课教师。

  2.3 体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化

  世界发达国家体育人才培养模式通常不是单一的“举国体制”,而是政府、学校、社会协调运作。在政府、学校、社会协调运作方面,不同国家侧重不同、主导不同,但都逐渐形成了三者关系良性协调运行的态势。

  在德国,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结合,但实行组织分离,即学校教育承担普及体育的功能,而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任务则由社会体育组织来完成,其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俱乐部,政府则主要提供经济资助,为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提供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优惠条件。在韩国,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加以干预,一切大众活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各种竞技比赛的经费、组织和管理等均由社会、集团或个人解决。也就是说,体育人才的培养由教育和体育部门、财团、企业联合完成。另外,对于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也注重合作,在韩国,政府委托大学参与其中共同培养完成;在美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学校为中心的,学校一方面承担教育普及的任务,另一方面依托小学、中学、大学的业余训练形成后备人才培养训练体系。

  2.4 体育人才培养的比较

  “后竞技时代”并不代表着竞技体育退出了历史舞台,事实上,竞技体育仍发挥特有的社会功能。所以,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仍是世界各国所重视的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

  当今世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趋势是“体教型”培养模式。“体教型”培养模式是在体育领域和教育领域相互结合的一个特殊的模式,既考虑了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也考虑了青少年个人及其家庭对前程的追求。“体教型”培养模式典型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基礎教育、高等教育与竞技体育是合一的:中、小学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摇篮,学生在完成基礎教育的同时,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兴趣,从事早期自发的运动训练;大学是培养竞技天才的高级阶段,运动员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通过高校中的体育教学部门来充分挖掘自身的运动才能,在竞技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美国各职业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多从高校来选拔。美国通过法律和组织建设,使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学习与体育训练、竞赛并行不悖。美国体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在于突出青少年体育的业余性质,另一方面在于突出竞技人才培养的系统性。

  3 “后竞技时代”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与思考

  人才培养从竞技时代到“后竞技时代”的转变,不仅包括具体的培养内容、培养指标、培养制度要转变,固有的观念和习惯也要进行转变的跟进。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参与,系统推进才能完成。

  3.1 更新树立全面的体育人才观

  不同的体育人才观是不同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前提。事实上,世界发达国家全面性人才模式的选择,恰是建立在全面人才观认同的基礎上的。只有首先树立全面人才观,借鉴其具体的人才模式才有现实意义。否则,借鉴的只是花样子而无法根本落实。

  首先,要破除僵化的人才分类观。在我国,对于体育人才的认识一直局限于这样几种体育人才分类观:一是遵照学理标准而缺少关照体育实践发展和社会发展要素,二是多围绕竞技体育标准而缺少关照群众体育、健身体育标准,三是多按照整个体育事业发展的角度而缺少关照个人发展等。进入“后竞技时代”,需要结合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整体发展水平,重新缕析体育人才观,从而为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原则、目标提供前提和基礎。

  然后,要将全面的育人观贯穿在体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如在体育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应淡化竞技、淡化竞争,让全体学生体会体育的快乐,重在突出发挥体育育人的功能: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在体育人才培养的专业化阶段也不要局限小体育专业,而要拓宽内容,使专业体育人才不仅懂体育技术、懂体育专业知识,也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律等,这样才能达到全面培养体育人才的目标。

  全面人才观的确立需要全社会形成认同氛围。教育部门应首先转变过去应试教育的观念,将体质训练和体育育人提到与文化教育同等重视的程度。学校应该从单一的输送任务过渡到学生健康观念的培养上、体育精神的培养上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建立上,把竞技体育的观念淡化,重视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重点,为广大的学生群众服务,而不是单纯为少数特长学生服务。具体的运动队组建方面,也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礎,而不是为比赛而组建,把精英训练变成群众锻炼,把学校训练作为学生课余课外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补充。

  3.2 以政府调控为主导,推进培养模式多元化

  尽管世界发达国家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已经实现了多元化,且政府多不直接参与体育人才的培养,这将也是未来中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终极目标。但就目前状况而言,中国体育人才的培养在推进多元化的同时,仍需要政府主导。

  中国体育事业整体上还需要大力发展,体育人才还大量需求。目前,中国体育事业还存在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发展水平不平衡的问题;存在着级别、项目发展速度不一致的问题;存在着人才供应性别、年龄、项目等参差不齐的状况。在整体推进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这个过程中,政府还需要在人才培养的统一部署、制度制定、协调规划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在整体促进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仍需要竞技体育在一定时期内对整个中国体育事业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作用,一些关键、优势的运动项目,还需保留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如田径、跳水、射击、重竞技等。另外,中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宏观政策也需要政府调控,如进行体育人才情况的调查,制定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规划,进行体育人才理论研究,等等。

  在政府主导下,对于市场需求较充分、市场环境良好的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实行培养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学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把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群众运动结合起来。这种模式,在中国很多城市已经广泛推广开来,但目前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还没有广泛推广。而且,这种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还存在着系统性、专业性不足的问题,突出表现是专业师资还有缺口。在高等教育的体育专业设置上就可以看出来。中国当前大多高校的体育专业设置大体三类:一是研究性人才,二是专业运动员,三是管理人才。而最终参与社会培养的,大多出身某阶段的专业运动员,还没有专门针对社会师资而设置培养目标和方向。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中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前培养”阶段还没有全面完成。

  在政府主导下,对于那种社会影响较大、普及率较高、观赏性强及产业开发价值较大的,如足球、篮球、排球等,政府可以逐步退出,完全借助社会力量推进,调动社会各界资源投入人才培养系统。在这方面,中国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在机制运作、组织协调、市场完善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向人才培养阶段延伸,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也说明,中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后竞技时代”转变,事实上已经开始,但真正完成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

  说到底,“后竞技时代”必须是“竞技时代”充分发展之后的产物,或者说体育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正处于这个转轨阶段,需要以“后竞技时代”的视点规划未来,也需要“竞技时代”大面积的推动铺展。

  3.3 借鉴“体教结合”,开发适合中国特色的竞技人才培养模式

  “体教结合”是体育教育的一种理念,其倡导既推动学校体育的普及,又有利于竞技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体教结合”共同依附在“学校”这个支撑点上,学校是它们相互作用的载体。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曾说过:“21世纪世界各大洲竞技体育发展仍不会平衡,走学院化之路将是总趋势”。中国需要在这方面,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竞技人才培养模式。现行中国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模式是:基层中小学组织校运动代表队;省、市、县体校到各中小学选拔人才;省级体工队到各体校选拔人才;国家队从各省队选拔人才。这种培养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运动员长期脱离家庭、长期脱离学校教育,文化水平及修养素质较低。这种“体教分离”模式的弊端已经被更多人认识到,让体育回归教育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共识。为此,在基礎教育阶段,体育的教育功能应该占主导地位,为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礎;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阶段,则可以以竞技性培养为主导。近年来,我国高校“体教结合”已经以各种结合形式出现了。现在国内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已达160多所,乒乓球、跳水、游泳、羽毛球、举重等项目已实现了走向世界的目标,多次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世界大赛。这种联办有利于发挥教育系统和训练系统的各自优势,既解决了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运动人才培养的困惑,又成就了真正意义的体教结合。但“体教结合”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健全,如在中小学阶段的落实还不够,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文化学习和训练冲突缺乏应对机制,等等。最重要的是,学校中竞技体育观与训练队的竞技体育观缺乏共通性等。所有这些,都需要各方合力解决,针对各地特色、具体情况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培养模式。综上,正如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钟秉枢指出的:举国体制不应只举“体育王国”的“国”,而应该把全国资源充分调动起来,真正实现体育和教育的有机结合。

  4 结语

  结合世界其他国家体育发展脉络和中国体育发展节点,中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进入“后竞技时代”已不可避免。中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适应中国体育“后竞技时代”的转变,也需要率先作为推进中国体育“后竞技时代”的迈进。在人才培养的基礎性方面,把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融入基礎教育体系,目前需要在现有基礎教育体育指标体系中,细化健康水平、体育精神、终身体育习惯等。在体育人才培养的全面性方面,目前需要规范培养过程和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加大群众体育整体性和区域特色单项,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带动体育人才培养的宽口径需求。在体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化方面,针对中国社会体育(俱乐部)已有一定发展的基礎上,目前重点需要加强的是社会体育与政府,尤其是与学校的协调运性,真正发挥其带动作用。当然,“后竞技时代”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仍是必需的,但对目前中国来说,需要的不是强化而是均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新光.从《奥林匹克》看中国群众体育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20—21.

  [2]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EB/OL].中国网,2005—06—10.

  [3]石祥,王贵东.后奥运时代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51):16—17.

  [4]苏绍会.试论中关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之异同[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26(4):13—15.

  [5]董官清,鞠成军,廉俊颖.自由教育理念与职业体育价值观的互动与融合——美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化基因[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4):13—16.

  [6]林诗娟.论终身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3):2—4.

  [7]孟刚.略论终身体育与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改革[J].体育科学,1993,13(5):21-23.

  第4篇: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

  关键词:竞技体育;改革;演进;反思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8-1032-03

  Adjustment of Tactics and Localization of Strategy

  ――On the Introspection of Athletics Sports Reforms' Gradual Progress and History

  HE Qiang, ZHAO Heng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7, China)

  Abstract:In the past 30 years, our athletics has formed planned management; The government bear the main investment, supplemented by the society; Emphasize the high consistency goal; Insist on organizing and integrate; The government (functional department ) is in charge of do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mbining etc. In the market economics, this model caused some implacable contradictions in practice, make the reform faced from the microcosmic further, choice question of strategic objective that the tactics question of operating the aspect becomes the macroscopic, whole aspect. So at present, We must defin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reform and strategic objective from the social reform goal, and then, could offer for solving various kinds of problems appearing in the reform and realize the foundation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in order to deepen the athletics sports reform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thletics sports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 offers motive force too.

  Key words: athletics sports; reform; gradual progress; review

  竞技体育改革,其实质是根据特殊的时代背景对其发展所作的战略调整。这一调整,既包含了战略目标的定位,也包含了战术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其中,目标反映了改革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改革的方向和措施的制定、实施;而改革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在验证目标价值取向正确与否的同时,更为修正目标提供了直观的参照。因此,为了“盘整和反思改革”,我们也必须从这两个层面来审视近30年的竞技体育改革历史。

  1 我国竞技体育改革历史的回顾

  结束后,为了迅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满足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1979年全国体工会做出了“国家体委和省一级体委在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的战略调整[1]。这样,50、60年代形成的“竞技体育赶超发展战略”逐步演变为以奥运会为核心的“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2],吹响了竞技体育改革的号角。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胜利在极大的振奋民族精神的同时也对我国竞技体育改革注入了强大的动力。1985年全国体工会正式出台了“奥运战略”,统领我国竞技体育的各项改革和发展。1986年国家体委下发了《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在肯定“现行领导体制基本可行”这一大前提下,依据“建设社会主义体育强国”的目标和“以革命化为灵魂、以社会化和科学化为两翼,实现体育腾飞”的指导思想,重点就领导体制、训练体制、竞赛体制等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从而在原有基础上完善了在50、60年代形成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以发展竞技体育为先导,带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布局[3]。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确立以后,国家体委也开始了以“改革体制为关键、转化机制为核心、足球改革为突破口”探索体育改革道路。1993年国家体委下发了《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明确了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体育改革的战略总目标与总任务:改变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纯依赖国家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办体育的高度集中的体育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有自我发展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形成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格局。力争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新体制[4]。在这一目标指导下,竞技体育各项改革也在战术层面具体展开,主要表现在以协会实体化和项目管理中心组建为主要标志的机构调整和职能转变,以及以足球职业化为突破口所进行的产业化改革等。此外,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改革给奥运战略带来的震荡,1995年专门制定了具有“滚动性质”的《奥运争光计划纲要(1994-2000年)》[5],从项目布局调整、结构优化、新型国家队建制等方面对训练体制进行改革;从全运会入手对竞赛体制进行大幅度改革,以及建立效益投资体系,保证资源的供给。通过这些强制性的措施保证奥运战略的顺利实施。

  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举国体制在竞技体育,尤其是奥运争光中的突出作用得到一致公认,虽然在雅典奥运会前后,针对举国体制出现了大规模的讨论,并且形成了两种泾渭分明声音――支持与反对,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到举国体制的地位确位。此后,举国体制也频频出现在一些重大文件以及领导人的讲话中。如《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奥运争光计划纲要(2001-2010年)》以及《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文件都明确表示“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在学术界,也针对如何“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因此,这一时期竞技体育改革明显地出现了一种思潮,那就是围绕竞技体育的改革从上世纪末期提出的“构建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转变为“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体育改革由“战略转型”演变为“战术调整”。

  2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特点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是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举国体制基础上,历经上世纪80、90年代改革延续下来的。虽然在这40余年演变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时代背景,也不断对这一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但是大多数是在其原有框架内进行的调整和补充,基本架构和运行机制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即使在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大变革中,我们也仍然用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形式对这一模式进行了确认,因此,对这一模式的详细解读是认识竞技体育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杨桦等认为,举国体制是在特定时期和资源约束双重背景下,出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殊需要,或为了应对某种突发事件,运用的较大规模的调配资源的组织方式和运行体系,其本质特征是国家利益目标至上性”[7]。归纳以上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结合举国体制的实际运作模式,从管理的角度分析,这一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2.1 实行计划管理 “计划”是对发展目标进行的任务分解、措施选择和步骤安排,是“举国体制”的实施纲领。没有“计划”,也就没有“举国体制”。新中国成立之初,体育就被视为“为生产和国防服务”的重要手段而纳入国家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1952年为了备战赫尔辛基奥运会,中央组织部和团中央联合发出了《选拔各项运动选手集中培养的通知》,集中训练、集中管理。在上世纪60年代的调整中,竞技体育划归体委管理,专门设立运动竞赛司,负责竞技体育具体事务,制定详细的计划安排。

  结束后,在1980年全国体工会对建国以来30年体育工作的总结报告中,计划管理方式得到一致认同:“在我国,体育纳入国家计划,能够运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行集中统一的领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按比例有重点地分配财力、物力。这样就能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使体育上得更快一些。”[6]。特别是为了满足参加奥运会竞争的需要,对竞技体育实施计划管理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竞技体育也开始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形成了体委(总局)集中领导下的“双轨制”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在:在管理体制上,强化总局宏观管理与事业单位具体负责相结合;项目管理按照“奥运项目”和“非奥项目”分别实施国家为主和社会为主的投入方式;人才培养采用体委系统内与系统外不同培养模式并存;队伍管理采用专业管理和职业管理;以“奥运争光”为龙头的竞赛管理模式和职业联赛、商业竞赛模式等。通过计划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相结合的“双轨制”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计划管理的色彩。但是“双轨制”管理下,“奥运争光”的竞技体育目标模式并未发生变化,因此计划管理仍然保持着相对的优势,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2 政府投入为主,社会为补充 在竞技体育高度国际化、组织化的大趋势下,权威而强有力的发展主体是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在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过程中,竞技体育的发展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体育改革以前,国家通过支付全额经费来发展竞技体育,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8]。在资源紧缺时期,国家体委通过“部门负责制”的社会化分工,将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分解到相关部门,把国家拨给体委的经费主要用于发展竞技体育,缓解经费不足的矛盾。上世纪90年代引入市场机制以后,虽然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资源总量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瓶颈。为此,国家体委提出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以职业竞赛为主要渠道积极吸引社会资源进入竞技体育领域,同时将非奥项目推向社会,寻求发展出路。但就奥运争光而言,主导思想仍然是依靠“扩大国家拨款的主渠道”,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竞技体育竞争的日趋激烈,政府投入为主的资源供给方式已经形成共识。

  2.3 强调目标的高度一致性 在我国,由于近代以来的特殊历史背景,现代体育的引进一开始就承载着强国强种、救亡图存历史重任。新中国成立以后,竞技体育又成为为国争光、重塑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手段,这是我国发展竞技体育的强大动因与旨归,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选择。在这样一个选择过程中,无论是60年代的“精神原子弹”还是80年代响彻寰宇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都深刻反映了历史赋予中国竞技体育神圣而特殊的使命。为此,1979年的体工会就要求省以上体委以奥运会为主,侧重抓提高,“奥运战略”出台后,国家体委要求“各级体委都应该立足本地区,面向全世界,为奥运会作贡献,全国范围内都要以奥运会项目为重点”;在1986年体育体制改革中,国家体委也再次强调领导体制、训练体制和竞赛体制改革都要全面落实“奥运争光”的战略部署。上世纪90年代在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育改革中,国家为实现“奥运争光”出台了具有“滚动性质”的《奥运争光计划纲要》,通过项目布局调整、全运会改革等措施整合体育资源,贯彻以“奥运争光”为最高目标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就连旨在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主要目标的足球职业化改革也提出了奥运会成绩指标,把不同类型竞技体育发展目标同构于奥运争光目标之中。进入21世纪,特别是北京申奥成功,“奥运争光”更是成为我国整个体育事业的中心目标。

  2.4 坚持组织实施一体化 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主体地位和发展目标的高度一致性同时也决定了政府在竞技体育发展中采用组织实施一体化的竞技体育管理模式。自上世纪80年代奥运战略出台以来,国家体委就试行项目布局向奥运会看齐、竞赛组织以奥运会竞赛为标准的竞技体育管理模式。1993年体育改革以后,国家体委更是通过《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以制度的形式通过制定强制性的行政命令,在训练体制改革中以资源配置为手段重新调整全国各地区的项目布局,重点向奥运会优势项目靠拢;竞赛体制改革则运用全运会的杠杆调节作用,按照奥运会设置竞赛项目,并且在积分奖励中实行奥运会金牌带入全运会团体积分,并逐步加重积分比例,通过这些举使,整合各地方竞技体育资源,使国家整个竞技体育发展全面向奥运会靠拢。从而逐步形成了当前以体委(体育总局)为组织领导核心、以全运会竞赛体制为杠杆、以“一条龙”三级训练网为保障的“组织实施一体化”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

  2.5 政府(职能部门)管办结合

  政府管办结合是我国竞技体育管理的一大特征。虽然在50年代我国就形成了在体委统一领导下,国家办(体委)、部门办(行业)和单位办的格局,但是在60年代的调整中这种格局不复存在,竞技体育改由体委集中管理,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办结合”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在80年代,曾经以“社会化为突破口”对这一体制进行了调整,但是并未对其基本结构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同时一些已经进行的调整也未能以机构设置和法律规范的形式予以确定使得改革成果缺少法律和制度保障。上世纪90年代中期改革中,虽然国家按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改革体委机构设置,但是相应的职能转变却未能跟上。机构改革后新组建的项目管理中心同时兼具两种身份:既是国家体育行政机构的直属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行政职能;同时又是单项协会的办事机构。虽然中心的双重身份有利于新旧体制的平稳过渡和竞技体育的稳步发展,但是同时也容易造成两种角色的混淆和职能错位,使得总局、中心、协会三者之间关系难以理清,矛盾难以协调,从而引发了备受批评的“既要制定规则、又要上场比赛、还要当裁判”现象。

  3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改革的价值取向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总体改革目标的确立,竞技体育改革也确立了“以市场经济为目标构建新型体育管理体制”的价值取向,1993年颁布的《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所设计的体育改革总目标就集中反映了这一价值取向。此后也没有专门的体育改革目标出台,因此就目前看来,1993年所确定的改革目标是我国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总体改革目标。即使当前高度强化举国体制,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学术界,不仅没有否认93改革目标,反而各种文件都强调和肯定了这一改革价值取向,因此从这一点来讲,当前的改革目标是清晰的。如果仔细分析93改革目标的表述,我们可以提取反映其基本价值取向的三组关键词,分别是:1) 改变高度集中的体育体制――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体育体制;2) 国家调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活力;3) 国家办――社会办――相结合。

  第一组,表述了我国体育事业改革的价值取向,即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构建体育体制,选择新的体育发展模式[10]。第二组,应包含两层意思。首先从职能上做出了界定:政府宏观管理、调控,社会具体运作;其次是对基本运行机制的要求,以市场为体育资源的基本配置手段,增强体育自身生存与发展能力。《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也对政府与社会发展体育的作用提出相同的要求。第三组,是对发展体育的组织结构与组织形式提出的要求。“国家办、社会办”中的“办”,如果理解为“投入”,就不存在问题;如果是“办事”的“办”,就与“管办分离”不一致。但从当时的几个附件,好像属于后者。不过《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对此做出了区别:“明确政府在发展体育事业中的基本责任,强化政府的政策规划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兴办体育事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明确了“管、办分离”的改革取向。

  因此,通过分析这一目标的价值取向,我们可以大致把握当前竞技体育改革的整体战略思路:即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模式。其要点是:1) 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国家宏观管理,社会具体运作;2)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谁投资谁受益;3) 运动项目协会成为具有法人地位的实体,是发展竞技体育的实施主体;4) 运动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属于公共产品的需求,国家投入为主。

  4 结 论

  我们也应该理性地看到,虽然在中国现实发展的需求下,我们还必须依靠竞技体育的金牌来振奋民族精神,提升国际地位,因此在短时间内奥运争光仍然会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最高目标。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改革进程的加快,以举国体制为核心的竞技体育管理毕竟只是一种非常态的发展模式,它具有自身存在的合理性的同时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因此竞技体育不能一直以自身的特殊性为借口来逃避改革,改革已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备战北京奥运会的紧要关头,我们同样不能忽略“后北京奥运会”时代竞技体育改革发展目标的重构,只有这样,竞技体育改革和发展才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1979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纪要[C].体育运动文件选编(1949-1981)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主编,1989:133.

  [2] 肖林鹏,杨志勇.中国竞技体育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演变[J].体育学刊,2003(2):135-136.

  [3] 伍绍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271-272.

  [4] 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C].体育改革文件选编(1992-1995)国家体委政法司编 第146页.

  [5] 唐炎.对我国“奥运争光计划”的多维审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2):16-21.

  [6] 王猛同志在1980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C].体育运动文件汇编 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主编,1989:149.

  [7] 李元伟,等.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8):1-5.

  [8] 秦椿林,张春平,魏来,等.再议“举国体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437-439.

  第5篇: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回顾了我国竞技体育投资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的阶段特征,阐述了社会转型期竞技体育投资多元化的主要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提出我国竞技体育投资体系应由社会自治、产业经营、财政拨款、政府与社会结合等四种模式构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的实力极大增强;特别是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我国首次获得奖牌榜的第3名,处于第二集团的领先地位。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政府将在新建比赛场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以及办会费用等方面投人大量资金。作为奥运会的举办国,势必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随着竞技体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原有的政府一元化的竞技体育投资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竞技体育所需资金从何而来,是哑待思考与回答的问题。

  1、我国竞技体育投资体系的沿革

      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也与我国其它领域一样,始终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大环境影响和制约。建国初期,由于我国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不具备社会办竞技体育的条件。政府作为全社会利益的代表,必然承担起竞技体育投资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并包揽了竞技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由此形成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这一体制为政府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保证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缩小与世界各国的差距提供了条件,也适应了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竞技体育超前发展,升国旗、扬国威的要求。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举}虱体制”的竞技体育投资特征表现为: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是最主要的或唯一的经费来源,政府承担了从训练到竞赛,从运动员工资到场地器材,从国家队到基层少体校的一切开支。它有助于政府从全社会的最高利益出发,规划资源的配置,保证竞技体育及各级运动队的迅速发展;有助于政府对竞技体育的责任和义务形成明确的规定,排除各种可能的干扰,使竞技体育紧紧围绕着政府的意志运转。但是,政府一元化的竞技体育投资体系使竞技体育各项活动非经济化,失去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各级运动队在经济上完全依赖国家的财政拨款,并对加大投入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的投资模式的选择受到极大的限制,在政府包办一切事务的制度框架内,竞技体育只能是靠政府办,而要形成社会、个人、政府共同办竞技体育的模式是不可能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的改革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开始启动。针对“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发展活力不够,后劲不足,仅靠政府单方向积极性难以适应发展要求等问题,提出了政府与社会办相结合的方针,即在政府办竞技体育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提倡社会团体、集体、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的发展。具体表现为:鼓励有条件的城市、行业、厂矿企业、高校投资办高水平运动队;专业运动队向社会寻求经济赞助,缓解训练竞赛经费不足的矛盾;竞赛参与主体与竞赛资金社会化。这些措施的实质是试图打破竞技体育由政府独家办的模式,积极争取政府财政之外的资金来源。但由于认识的误区、体委目标与社会偏好不一致,以及竞技体育资源主要集中在政府等原因,竞技体育过分依赖国家,政府独家办运动队的基本格局没有根本性改变。

      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体育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改革取向,我国以足球为代表的部分竞技体育项目相继推行了职业体育俱乐部制度,运动竞赛社会招标及商业性比赛不断涌现,为竞技体育向社会筹集发展资金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职业体育俱乐部制度下,运动队被逐步推向市场,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被发掘与利用,企业、社会向俱乐部注人了大量资金。当前,社会各行各业赞助各类体育竞赛及运动队的积极性高涨;职业体育俱乐部正由联办型向实体型、股份公司型方向发展,社会资金在竞技体育中的比重不断加大。与此同时,社会兴办的运动项目学校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大量涌现,它们不用政府投入,却为这些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这些都表明政府独家办竞技体育的模式正在发生实质性变化。

      综上所述,我国竞技体育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政府包揽过多,严重束缚了社会各方面办竞技体育的积极性,竞技体育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运动训练竞赛经费短缺,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整体不高等问题长期困扰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可以预示,在整个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的形势下,我国竟技体育的改革必将进一步加速,这将为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投资体系提供良好条件。

  2、完善我国竞技体育投资体系的理论论据和现实基础

      进人21世纪,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说我国竞技体育一元化的投资体系是计划经济以及国力不强的条件下竞技体育超前发展的唯一选择的话,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投资体系应有新的发展与突破,使之更为科学与完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方面:

  2.1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体育发展的基础,也是竞技体育从社会筹集资金的必要条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8%的速度递增,人均gd1〕由1978年的300多元提高到1998年的6 000多元;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1999年为44.5%。从总体上看,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处在从温饱向小康过渡阶段,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实现了小康水平。根据我国既定的社会发展目标,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社会将由小康社会向中等发达国家过渡。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从1999一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gdp年均增长将保持在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5年将达到1万元。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为竞技体育获取社会资金提供良好的基础,为实现竞技体育投资多元化创造条件。

  2.2非国有经济日益壮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我国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投资主体呈多元化趋势,国家投资的比重迅速下降,集体、个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以1997年为例,全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24 941亿元,其中国有经济投资占52.5%,集体经济占15.4%,个体经济占13.8%,外资和港澳台投资占18.3,国有经济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非国有经济已形成平分秋色的格局。另据调查,中国国有工业总产值的结构比在10多年时间里迅速下降,而集体工业等非国有工业的比重大幅上升。非国有经济的壮大为我国竞技体育投资结构中降低国家投资比重,拓宽社会、个人投资渠道,提供了可能。

  2.3体育社会化、产业化改革的大力推进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以及体育服务的需求明显增强。随着体育产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市场的主客体出现,体育健身、竞赛表演、体育无形资产、体育用品等体育市场应运而生,其中与竞技体育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观众和球迷群体,竞技体育的巨大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正在被开发和利用。1998年足球甲a联赛的观众达580万人,各俱乐部的市场收入均值在2 500万元左右,基本上实现了不依靠政府的直接投人。而在90年代以前,一支省级足球队年经费在100万元左右,而今一个经营良好的俱乐部年收人可达5 000万元,整个足球产业则高达几亿元产值。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的高水平运动队,也通过市场开发不同程度地获得了政府之外的发展资金,缓解了发展资金短缺的矛盾。90年代以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尽管我国体育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尚十分有限,况且许多竞技体育项目不具备市场开发的潜质,但部分竞技项目从社会、市场获得必要的资金,加速自身的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2.4“结合型”投资模式正成为趋势

      纵观世界各国竞技体育投资体系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为“政府拨款型”,即竞技体育的所需经费根据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通过计划手段,以政府行政拨款方式下达。前苏联、东欧都是采用此种投资方式。它有利于集中有限的资源实现政府对竞技体育的预期目标,但易抑制社会参与与支持竞技体育的积极性,进而限制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种为“社会筹款型”,即政府除极为特殊的情况之外,不直接承担竞技体育项目或组织的经费,一切经费来源由竞技体育项目或组织向社会、个人筹集。以往美国及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均采用这一方式。它的优势是有利于调动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但在全局上缺乏对竞技体育的有效协调与统一。现今竞技体育资金密集型的特点日趋明显,许多国家为了加快竞技体育的发展而对原有的竞技体育投资体系进行调整,呈现出由单纯政府拨款或社会筹款的两极向中间集中的发展趋势,形成了“结合型”的投资模式,即政府根据各竞技项目或组织的具体情况,给予数量不等的财政投人,并实施必要的宏观管理、协调与监督,其它活动经费由各项目或组织向社会自行筹集。这种投资模式的优势表现为:确保竞技体育在政府宏观管理下有序发展,实现政府既定的发展目标;促使各竞技体育项目充分发掘自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运用市场机制广泛争取社会资金支持;迫使各竞技体育项目或组织在经济上形成硬约束,不断提高投人产出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各项目及组织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其紧迫感、责任感与积极性。尽管各国在实际运用“结合型”投资模式中存在着一些差异,有偏重于政府或偏重于社会等方式,但由于它结合了“政府拨款型”与“社会筹款型”的各自优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两者的弊端,故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纳。

  3、构建我国竞技体育新的投资体系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的竞技体育投资体系,必须正确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简而言之,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将竞技体育笼统视为社会共同需要,因而形成政府一元化的竞技体育投资体系。所谓社会共同需要是指:“维持一定社会的存在和再生产的正常运转,促进社会发展,必须以社会为单位,由社会集中组织实施的事务。这种社会共同需要的事务具有下述特征:第一,它是只有以社会为主体来组织和实施才能实现的事务;第二,它是社会成员个人和私人组织不愿办而又是社会存在与发展所必需办的事务;第三,它是唯有以社会为主体去举办才能有效地协调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事务。”任何政府所能支配的财力总是有限的,而社会共同需要是无限的,因此政府只能“有所为而为所不为”,将有限财力集中于必须由政府投人才能有效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事务方面。

      将我国竞技体育项目完全视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公共物品,而必须由政府投资的提法,在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仅就竞技体育项目而言,不能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以振奋民族精神的项目,政府没有对之投资的义务;某一运动项目有能力通过市场机制与社会筹款达到发展的预期目标,政府没有投资的必要;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对许多事务属“心有余而力不足”,超出政府财力所能承受的范围,则政府不可能投资。竞技体育的物品属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与政府职责、国民收人水平、国民认识水平、国家经济实力等有关。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高,竞技体育不可能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的迫切需要,更无经济实力投资于竞技体育消费.:政府出于国家与社会利益的需要投资兴办竞技体育,将竞技体育视为公共物品、社会公益事业,这是可以理解的。在大力推进体育市场化、产业化改革的今天,我国一部分竞技体育项目承担着“为国争光”的任务,但不具备市场开发的经济价值,仍将需要政府财政来支持其运转。更多的竞技项目将不同程度进人市场,使其经济价值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对政府财政的依赖速度逐步降低,成为准公共物品或个人物品。这是构建我国竞技体育新的投资体系时的基本思路:

      按照这一思路,我们认为政府对各竞技体育项目投资与否及其力度,取决于政府对以下三个方面的判断:该运动项目发展是否关系到社会共同利益的满足,即该项目能否在预定时期内实现“为国争光”的目标;该运动项目的发展是否必须由政府办才能实现预期目标,或者说是否能通过市场机制达到预期目标;政府的有限财力能否承受该项目发展的资金要求。

      根据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判断形成的结果,我国竞技体育投资体系大致由以下4种模式构成:

      第一,社会自治模式。非奥运项目及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奥运项目实行社会筹款为主的投资方式,根据“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主要依靠各行业、社区、企业、个人的参与积极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

      第二,产业经营模式。具有观赏性强、市场开发潜力大的项目,在政策上鼓励和推进产业化、实体化,充分发掘其经济价值,按盈利性方式运行,通过市场机制筹措发展所需资金)

      第三,财政拨款模式。对尚不具备市场开发价值、观赏性不强,且承担着“为国争光”的奥运重点项目,或对奥运重点项目起基础性作用的相关项目,政府财政在其经费投人上予以重点保证,按社会公益事业性质实行财政预算拨款。

      第四,政府与社会结合模式。对于介于第二类与第三类之间的众多竞技体育项目,实行政府资助与社会筹款相结合的投资模式。政府通过财政的直接资助以及、基金等政策性间接扶持。与此同时,项目自身通过社会捐赠、赞助、经营收人、会费收人等途径向社会筹集发展资金。这些项目或以政府资助为主,或以社会筹款为主,取决于政府对其竞技实力以及市场开发潜能的判断。

  第6篇: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

  【关键词】体育 数字化 电子竞技

  数字化体育是体育、电子、网络等相关产业发展并相互渗透融合的产物,通过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来促进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挖掘和利用,以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最终大幅提高全社会对体育资源的使用效率。现代体育在信息化与数字化的背景下,正呈现处数字化体育教学、数字化体育项目新兴、体育训练过程数字化、体育资源信息数据化的发展趋势。如何更好地应对世界数字化技术的崛起与挑战,推动我国体育事业整体水平的长远发展,是摆在广大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加快高校体育教学数字化应用的探索

  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加快,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已经全方位渗透在各个学科领域。高校体育课程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不是简单地利用一些数字化设备,把各共享平台的体育信息资源作为演示工具,而是不但要实现数字化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教学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还要将数字虚拟空间与现实应用有机融合在一起。近阶段,我国各大高校纷纷开展数字化体育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探索高校体育教育的新路径,有效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整合的顺利实施,对体育课程改革及创新有着重大意义。

  (一)数字化体育教学的概念。数字化体育教学,就将各数字化技术及资源有机地融合进原有的高校体育课程模式之中,改变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理念,及时传递最新的体育资源信息,充分挖掘与开发体育教学的潜在功能,来实现体育课程模式的整合与优化,更好地完成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过程和途径,也是信息技术与高校体育课程整合的实践过程。数字化体育教学通过电子数据库、超媒体、网络、文字处理等现代教育手段,以“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传送图像、声音、视频、动画、文字材料等教学内容。数字化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是双向的,他的开展不仅促进科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大学生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技能学习、健康生理心理素质的锻炼环境。

  (二)数字化体育教学开展的意义。开展数字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对大学生智能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起到了有益的影响,使体育教学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大学生德智体全面综合培养与开发起着重大的作用。开展数字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旨在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开发、挖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模式。例如,在武术的教学过程中,做准备活动的时候可以将中国武术的精神等多媒体资料同时播放,在同学们享受中国古老文明的同时,产生对祖国强大的自豪感和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运动热情。再比如教授太极拳之前,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向学习和介绍太极拳文化的起源、发展及门派进行系统讲解,以更好地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在观看名家大师的现场表演的同时,同学们摩拳擦掌,在传统武术音乐的氛围中,热爱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在一招一式中体现武术精神,在一呼一吸之间,感受中国古代体育的养生和保健的作用。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源动力,在深入研究武术和太极的同时,身心得到了放松和调理。数字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开展,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主动新与积极性,提高主动参与的程度,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帮助学习者协作意识的形成和学会协作学习。

  二、促进电子竞技数字化体育项目发展

  电子竞技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它是信息技术和体育产业结合的产物,目前数字体育与电子竞技产业已成为体育经济领域一个新的增长点。2003年电子竞技被中国体育总局列为第99个正式比赛项目,以电子竞技比赛为核心的数字化体育竞技运动,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电子竞技偏重于智力方面的对抗,信息时代的体育范畴,从以身体锻炼为主逐渐转变扩大到了脑力锻炼与身体锻炼相结合,电子竞技运动应运而生并取得了加大的发展空间。

  电子竞技很好地体现了数字化时代体育娱乐观念和内容的创新发展,体育竞技活动将不再受空间与时间的束缚,随时随地可以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体会运动带来的快乐。电子竞技活动,可以开发智力,增进身心健康,并有着不可小视的教育功能。通过参与电子竞技活动,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应变能力、协调能力,也可以培养强大的意志力与团队合作的精神,形成自律自强、宽容谦虚、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良好品质及综合素质,电子竞技活动已经充分具备了体育竞技运动的灵魂。数字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规模日趋增大,存在着巨大的商机,而电子竞技则是撬动这一市场发展的强有力的杠杆,更需要正确方向引导,使之走向良好健康的发展道路。

  三、完善数字化体育训练体系

  体育运动伴随着人类发展的脚步,从最初的单纯娱乐,健身,发展到现在的竞技体育,出现了专业的运动员以及与之匹配的一系列产业。为了使体育训练可持续发展,训练更科学,更有效,更加人性化,进而出现了所谓的专业运动设备,数字化的技术分析设备。在进行某项体育训练时,用摄影机等设备把动作记录下来,输入计算机进行剪辑分析,每个动作的优缺点一目了然,甚至可以根据一段训练的各项数据曲线分析出运动员的状态、变化情况,为后续的训练提供量化依据,提高了体育训练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除此之外,我国也在推行成年人体质测定,这将成为提高国民体质的重要依据和举措。通过测定及对测定结果的评价,建立有效的体育锻炼机制,科学地指导国民开展体育活动,达到增强国民体质的最终目标。

  第7篇: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

  关键词:发达国家;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高水平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4-0081-0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举国体制”的不断变革,高校试办竞技体育运动将是我国未来竞技体育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一进程上还处在起步阶段,经验和相关措施并不完善。借鉴、学习发达国家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我国高校“体教结合”之路提供有益的启示。

  1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现状

  1986年开始我国竞技体育尝试性的走上了与教育系统整合的“体教结合”发展之路。时至今日,我国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训练队已进行了二十几年的尝试,运动水平确有提高,但与竞技体育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至于绝大部分不具备开展高水平训练队的高校,其竞技体育运动水平更是长期处在较低的水平徘徊。目前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基本上还是处在各自为政的局面,各校之间对训练队的投入及相关政策差异较大,且具有随意性,缺乏一个长远的、切实可行的统一法规来规范和要求高校高水平体育人才培养工作。同时各高校由于受财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致使学校缺乏对运动训练队相关人员的合理奖惩机制,学生和教练员的训练积极性均未得到积极调动,高校“体教结合”之路任重道远。

  1.1“学训矛盾”没有得到合理解决

  学生运动员具有双重身份,既要完成相应的文化课内容学习,又要进行大负荷的运动训练,同时绝大部分学生运动员文化基础又很薄弱,本该用来学习的时间被大量挤占,如不采取合理措施,势必造成文化课学习受到消极影响。

  根据一项对全国26所具备高水平训练队高校的调查,70%的院校实行4~6年学制;50%的学校为高水平运动员制定专门的减少学分和降低主课难度的教学计划;30%的院校执行统一的教学计划,但如果比赛取得名次,则奖励学分;仅有2所院校严格执行学计划,没有特殊照顾。然而事实是,无论是延长学制、或是变相降低学业难度,或是一刀切的与普通在校生统一标准等,这些方式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训矛盾”问题。一味降低学业要求和漠视“学训矛盾”不做任何调整,是矫枉过正的两个极端。

  1.2办队模式有待完善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办队模式大致分为3种模式:(1)独立办队模式,此种模式下高校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独立招收,独立培养。在实际操作中“练的好不如招的好”成为了普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训练的积极性;(2)联合办队模式,此模式下高校与当地体委或体工队联合办队,学生学籍挂靠高校,代表学校比赛,但训练环节不在学校完成。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场地、设施、人员、管理等对方面的不足,但却与国家制定“体教结合”的初衷不相一致;“一条龙”模式,高校和中学、小学在教育系统内形成完整的体育人才链条供应。清华模式是此种方式的典型代表,该模式符合“体教结合”的设计思路,但不是所有高校都具备清华的教育资源和社会影响力是推广此模式的症结所在;(3)校企联合模式,北大方正俱乐部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市场资源进行调配、整合,是这一模式的突出优势。

  1.3教练员待遇亟待提高

  高校自身的教练员普遍缺少高水平运动经历和执教经历问题突出;另外“亦教亦训”的双重身份也给教练员带来了巨大负担;任教期间教练员职称、待遇、奖励等激励措施不到位,与教练员实际面对的工作、压力形成较大反差;受资金限制,高校教练员缺少外出接受高水平培训、交流的机会,也是阻碍教练员业务提升的重要障碍。

  1.4高校缺乏必要资金来源

  资金投入不足是阻碍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又一严重问题。高校高水平训练队所需资金没有形成自己自足的良性循环模式,高校训练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善。同时由于部分高校主管领导对竞技体育在教育中的位置没有足够的认识,还需学校投入大量经费,但其结果是学校即收不到经济效益也收不到足够的社会效益,造成了学校对训练工作的资金投入积极性不高,由于资金的匮乏使整个训练体系受到了相当的影响。

  2发达国家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现状的有益启示

  国外体育发达国家其竞技体育早已融入学校教育之中,作为教育链条末端的高等教育更是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和实现运动员职业化梦想的重要途径。“基层从事运动的人越多,顶层的人才就越出色”在美国,一旦有体育天赋就会被中小学列入培养重点;在高中毕业后,大学还要对那些表现出色的学生发出邀请,让他们到大学中继续接受训练。学生可以根据各大学的体育特色,结合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大学毕业后,如果能持续保持高水平的运动状态,他们就可以继续聘请私人教练,成为职业运动员。牙买加一些田径选手如今屡屡在奥运会等世界大赛上争金夺银,很多选手就曾在美国大学训练和比赛,美国高校利用优厚的奖学金等形式网罗了世界上大批具有潜质的优秀运动员,因为竞技体育是一种运动人口数量的较量,少数真正具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是从大批的参与者中选的。正是因为美国高校具有庞大的竞技人才储备,才使美国体育运动水平几十年长盛不衰,应该说美国高校的卓越表现是功不可没的,其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完全代表、并支撑了本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2.1文化教育与课余训练相结合

  文化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于高校中的学生运动员也是如此,国外高校把课余训练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在制度上保证了学生运动员顺利完成学业。对于具有双重身份的学生运动员,一方面要全力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之中;另一方面他们也正处于知识学习的黄金年龄段,如果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脱节,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后续问题。例如,学术水准不能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及退役后难以就业等,因而发达国家的学校都把从事课余训练的学生文化学习放在重要位置。美国高校为解决学生运动员在训练时间与学习时间相冲突的问题上,有部分高校采用了为运动员学生安排专门的教师进行补课的方法,例如加拿大洛杉矶分校(UCLA)有4个全时工作人员,每年花费200多万美元,专门负责了解和处理与学生运动员学习有关的事情,提供咨询,安排课外辅导老师等等。同时美国NCAA为进一步督促学生运动员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还规定:(1)每学年至少要选24学分的课(每学期平均为12学分);(2)平均成绩不得低于210分(满分是410分),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学生运动员必须暂停训练和失去下个赛季的参赛资格,直到达到标准才能恢复。美国全国大学体育协会的宗旨是促使体育运动竞赛成为整个教育计划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促使学生运动员成为整个学生群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竞赛达到多方面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目的。同样,在英国前体育大臣罗伯特,阿特金斯在《每日电讯报》撰文指出:“最高层次体育成功的基础扎根于我国的学校,中小学、大学对年轻人灌输积极的体育兴趣越多,我国将来体育成功的前景越大。”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世界体育发达国家的学校教育与竞技运动训练已紧密结合起来,学生运动员在接受文化学习的同时从事运动训练,并且文化学习并未因为运动训练而受到过多的影响。

  2.2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互交叉、互为补充

  从一定程度上说,学校体育本身就是社会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许多国家,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高度融合,在体育训练方面,学生自己的业余时间可以选择参加校内训练,也可以到校外参加俱乐部的训练。在德国,已有近200年历史的体育俱乐部是基层体育组织,是体育运动的具体承办者。规模较大的业余体育俱乐部,均设有青少年部,负责青少年和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开展竞技体育运动。职业俱乐部除拥有职业队以外,还有大量的业余爱好者和青少年后备人才。由于职业运动员是十分稀缺的人力资源,俱乐部在引进时往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有些俱乐部感到难以承受,所以非常重视自我培养。一旦培养出高水平的体育后备人才,不但可直接吸收到俱乐部职业队,还可以通过转会获得高额回报。正是由于这些举措才使诸如田径、足球等运动在欧洲形成了广泛地群众基础,相关比赛在欧洲是非常受欢迎的竞技项目,欧洲竞技体育水平也领先于世界。

  2.3竞赛实行分级制度,吸引更多的成员参与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美国是世界体育头号强国,以田径为例,其普及程度十分高,这主要得益于全美大学生体育联合会(NCAA)对田径运动开展的合理运作,它是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系统中的最具活力的部分。NCAA根据不同业务,把权力和职责分散给各个委员会。另外,NCAA依据各高校的规模,把美国高校分为三个级别:一级分会(由重点大学和研究性综合大学组成,其校际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直属NCAA)、二级分会(由四年制大学和学院组成,其校际体育竞赛由全国高等院校体育协会管理)、三级分会(由两年制的社区学院组成,其校际体育竞赛由全美大专院校体育协会管理)。甲级会员参加最高水平的比赛,并可以为运动员提供数量可观的体育奖学金,如今已成为事实上的职业运动;乙级和丙级会员高校开展传统的业余性学校竞技体育以此NCAA把各级各类高校的竞技体育有层次、有规律地纳入到它的管理范围之中。合理、严格、科学的竞赛分级制度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各个院校对竞赛的积极参与,并使更多的田径爱好者有机会从事田径运动,他们在不同级别的赛事中展现着自己的才华。在德国高校的田径运动员,同样不仅可以参加各种学校比赛还可以参加俱乐部比赛。俱乐部的比赛也是分级赛制,不同水平的俱乐部参与同一层次的比赛,分级赛制较为有效地动员了更多的参与者,增加了后备人才的总量,也使田径后备人才在成长过程中有更多的比赛经历,为他们的成才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2.4教练员水平较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保证

  纵观世界体育发达的国家,无不重视教练员的培训和交流。例如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均有自己的统一培训教材及等级标准,每年都举办教练员研讨会、国内外的论文报告会,使教练员有机会获得新的信息、知识,不断提高教练员们的水平,从而培养了一批高水平教练员。有经济实力的高校可以聘请高层次的教练员,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阅历,请他们直接参与运动队的管理与训练,使运动队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另外,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教练员的任命都是采取聘任的方式,如果不能在聘期内取得相应的业绩,教练员就有可能被校方解聘。因此,教练员的工作压力较大,这就迫使他们加强自身的进修与培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执教能力。虽然美国的高校教练员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类,但在NCAA的甲组和乙组的高校运动队中90%以上都是专职教练。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教练员有足够的经历与时间来不断的完善和充实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教练员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5高校体育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商业运作提供资金

  美国高校竞技体育之所以能够健康蓬勃地开展,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有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而这些资金完全是依靠高校竞技体育本身所创造出来的,所以形成了良性循环相互依存的机制。

  由表1可见,美国高校的体育产业化程度之高和市场运作效率之大令人惊叹,其自身所产生的巨额财富不仅确保高校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正如沃尔特,拜尔斯所说(Walter Byers,曾任NCAA的执行总裁):NCAA是一个由没有获利能力的各院校联合获取最高的资金回报的卡特尔(Cartel是指运作大学体育项目的大学成员)。

  3建议

  (1)加强大学生体协的实际作用,部分借鉴美国NCAA的管理模式,使其真正成为指导、监督高校体育训练开展的协会组织。参照NCAA模式,对高校组别进一步细分,鼓励相同规模或学术水准相当的高校间进行广泛的体育联盟,大学生体协对校际间的竞赛进行认定和审核,并制定规则和指导原则,使校际比赛融入到高校的日常活动之中。

  (2)开发高校竞技体育市场资源,调动高校内部学生对校际间比赛的兴趣与关注,培养市场环境,使其体育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高校竞技体育的资金来源逐渐成为自给自足的良性发展模式。

  (3)高校试办高水平训练队的模式相对于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来说形式过于单一,无法调动整个教育体系的积极性。应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调动全体高校参与到适合自身水平和能力的体育训练和比赛之中,从而使其影响最大化。

  (4)高校领导对“体教结合”工作深远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切实保障竞技体育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所应占有的地位。

  (5)充分重视“学训矛盾”切实保障运动员的权利及利益,保证运动员与普通学生具有同等接受教育和参与其他活动的权利,教育体系必须保证运动员的学术水准达到或接近本专业普通在校学生的水平。

  (6)对高校教练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逐渐开辟一条灵活、客观、高效的教练员评聘体系,提高教练员的流动性和自身待遇,吸引更多的专门人才投入到高校竞技体育之中。

  在构建高校“体教结合”的相关庞大体系中,我们仍然热衷于政令的制定,而对法制建设几乎空白,这种反差与时展的潮流极不协调。应尝试召集教育界人士、体育界人士、经济界学者、法学界专家等相人员共同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高校竞技体育管理的法律建设,从而使管理落到实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2]王珍凯,刘海元,刘平江,等,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126-132.

  [3]毕红星,付革,比较与反思:深度剖析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队[J],山东体育科技,2005(6):89-91.

  [4]高娅,中国高校竞技体育始发期的状况分析——兼与美国高校竞技体育比较[J],福建体育科技,1998(10):33-37.

  第8篇: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

  Abstract: The author thoroughly conducted a careful research on implemen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ontest model of track and field 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by adopting the documentation, expert interview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etc.. The conclusions are that the contest model of track and field 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will help students form active learning attitude, overcome bad athletics behavior, improve their sports skills, promote students to master deep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of track and field, improve students' competition organization and referee capacity and enhance the class cohesion and so on. It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rack and field course in the new teaching model.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竞赛模式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track and field course;teaching contest model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6-0216-05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运行体制的变革,社会对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较多的用人单位更加偏重于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校毕业生,这势必给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田径教学改革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从我国现有田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高等体育院校的田径教学基本还停留在技术教学水平,还比较孤立地游弋于田径运动的浅层,体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复制与被复制的关系,致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脱节,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学以致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限制,身体锻炼与学习效果受到影响。笔者查阅大量资料与咨询部分田径教学专家,结果表明:体育竞赛是最切合实际、最充分的实践活动,是体育教学核心的实践方法,是检验体育教学质量的最优形式,也是检验体育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

  为此,本研究根据高等教育的总体要求和高等体育院校田径课程的自身发展规律,进行了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的探索研究,努力促进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四结合”,即田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学生的身体锻炼与学习效果相结合,旨在运用田径竞赛的形式来开展田径教学,将“竞赛元素”渗入田径教学活动中,充分彰显“以赛促教、以赛促练”的教学理念,以竞赛形式巩固学生的田径专业技能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田径教学竞赛,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田径教学实践的机会,可以在教学比赛的实训中实现田径教学的基本目的,并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促进田径课程的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16个班的田径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为研究对象,共450人,其中1-13班为男生班,共379人,14-16班为女生班,共71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手工和计算机检索并查阅有关田径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以及推广应用情况,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为了确保本文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就本研究的相关问题,例如:田径教学竞赛的概念界定、田径教学竞赛模式的设计与实施等,利用全国体育理论研讨会和全国体育学院田径锦标赛的机会,亲自走访与咨询了14所高等体育专业院校从事田径教学与训练一线教师和资深教师,教师的职称结构及人数见表1所示。

  1.2.3 问卷调查法

  在沈阳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4位专家的指导下,筛选11个原始指标,向沈阳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21位教师进行两次问卷咨询,验证了指标的有效性,两次问卷内容评定的效度较高。利用重测法进行问卷的信度检验,通过相关系数计算问卷的信度系数r=0.918,通过显著性检验,

  p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3.0软件对实施前后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了统计、整理,为实验提供客观依据。

  2 高等体育院校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1 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的概念界定

  田径课程教学竞赛不是传统竞技运动的比赛,是在田径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赛的形式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不是以比赛胜负为目的进行的体育比赛赛事,而田径运动竞赛通常指一般的田径运动竞技比赛活动,是以比赛胜负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比赛。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前者强调的是教学方法与实践方法,后者是为取得输赢的体育赛事。

  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分为课内教学竞赛和课外教学竞赛,田径课程课内教学竞赛是指在田径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任课教师的主导下,根据田径各个项目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竞赛方式,内容是个人或集体之间的比赛;田径课程课外教学竞赛是指利用学生的课余锻炼时间,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与田径教学项目紧密相关的一系列的田径竞赛活动,内容是单项或者多项技能竞赛。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构成田径教学的完整性,前者是以竞赛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与掌握,后者是前者的延续与补充,在学生田径技能习得与掌握的基础上,以竞赛活动拓宽学生的田径实践体验和理论知识运用的展示平台。

  综上所述,田径课内外教学竞赛是指在田径教学的全过程中,根据田径课程教学目的与标准的要求,以田径项目竞赛为教学手段,进行的个人或集体的相互比赛。

  2.2 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

  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的构建是依据沈阳体育学院《关于开展课程实训改革试点活动的通知》(沈体院发[2013]14号)的文件精神和教务处本项工作部署的要求提出并实施的,凸显以竞赛促进田径教学的核心指导思想,把课内与课外教学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打破现有田径课堂时间的界限,拓展教学内容预习、学习、复习的空间,改变目前田径教学方法手段选择运用和田径教学发展的瓶颈等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与学习田径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能为学生进入社会后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3 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的内容与形式

  根据田径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结合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教学大纲的要求与规定,本研究从田径项目设置、田径场馆的客观实际出发,从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比学赶超”的体育精神,精心选择田径课程教学竞赛内容与形式,均匀分布在田径教学的不同学期与不断教学阶段。为了保证田径课程教学竞赛的开展与实施,在新学期伊始,针对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学生开展了田径裁判知识的培训工作,制定了田径裁判晋级制度,定期举行田径裁判等级考试,适时参加学院、省、市田径比赛的裁判工作,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田径竞赛知识,力争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如图1所示。

  2.4 田娇纬炭文谕饨萄Ь喝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2.4.1 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活动的设计 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活动以开展“教学竞赛活动”为主线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充分发挥“竞赛活动”的杠杆功能,把田径课程课内与课外教学竞赛紧密结合。为此,针对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田径教学大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特别是考试考核方法进行了微调,并根据田径教研室承接的田径比赛活动,制定了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活动的计划表。见表2所示。

  田径课程课内教学竞赛活动的设计: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田径必修课共160学时,安排在二、三学期,在课内教学过程中引入竞赛内容,营造比赛氛围,培养学生“比学赶帮超”的体育精神。首先在理论课上普及田径裁判知识。其次,在实践课上,准备活动部分可以采用“比赛游戏”形式进行活动,基本部分应根据各个项目特点以及学生掌握技术的程度,采用竞赛的手段,开展班级内部的比赛,个别项目可以在技术进程的后两节课举行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比赛。在比赛活动中,任课教师与学生骨干担任裁判角色,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轮换担任裁判工作。教师在竞赛活动中立足“主导”地位,肩负起组织者与管理者的责任,做到积极施教、应变有术、引导有法。最后,单项结业考试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考核,采用分组轮换体验运动员与裁判员的角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田径课程课外教学竞赛活动的设计:①强化“早操”教学辅助手段,达到补充学时,弥补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学生第一、四、五、六学期在校期间出现田径课程“真空”状态。每周3次课,8-10周为一周期,教学总学时达480学时。早操活动内容以开展竞技性比赛游戏和复习巩固课内学习的项目为主,教学方法灵活,教学形式多样,目的是保持体能锻炼,夯实田径基本身体素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②每个单项结业后,利用早操与课余时间举行单项技能大赛,由各班班长与任课教师设定方案,担任评委工作。③每学期定期组织、安排学生1-4田径项目的“通级竞赛”活动,由田径教研室统一安排,学生的通级竞赛成绩情况由田径教研室存档,开展项目:100米、跳高、跳远、铅球、跨栏、标枪、铁饼、中长跑。④第二学年的第三学期期末,开展体育教育专业2013级田径“五项全能”结业竞赛考试,要求全体学生参加,由田径教研室统一安排。五项全能内容:跳高、跳远、铅球、跨栏、男1500米/女800米。⑤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安排田径竞赛等级裁判晋升培训与考试工作,参加学院、省、市、企事业运动会裁判工作,增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的考核方法:为了能够激励学生课内外教学竞赛活动的参与热情,能够反映出学生在整个教学竞赛活动中表现与进步程度,采取了课内与课外考核有机结合的方法(见图2所示)。课内教学竞赛考核包括平时成绩、理论成绩、技术评定与达标:平时成绩主要体现在上课出勤率、学习态度、课堂参与教学竞赛活动表现等;理论成绩包括田径裁判知识与基本知识等;技术评定与达标主要看学生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同时参考国家田径运动员技术等级相关规定。课外教学竞赛考核包括平时成绩、技能竞赛、通级竞赛以及五项全能达标:平时成绩包括早操出勤率、参与课余竞赛活动情况以及裁判实习效果等;技能成绩主要参考所举行的各个单项技能竞赛成绩;通级竞赛考核主要根据学生通级水平(两项通三级或者一项达到二级水平)评定成绩,五项全能达标赛安排在第二学年的第三学期,纳入学生的年终结业成绩。

  2.4.2 田径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实施的保障体系

  为了提高学生、教师重视程度和保证田径教学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学院教学主管院长积极参与其中,进行宏观掌控到具体实践实训层面的指导,教务处、督导组、体育教育学院的领导进行监督指导,田径教研室也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担任课内与课外教学竞赛活动的专职教师,大部分都是田径部级裁判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裁判能力。同时,为保证早操实践竞赛活动的顺利实施,每班配备一名“代课小教师”,都是田径方向的研究生和田径院队的骨干队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并对“代课小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见图3所示。

  3 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实施效果分析

  3.1 实施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由于田径教学引入“竞赛元素”,把课内与课外教学紧密相结合,给田径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学生转变了对田径教学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对田径的意识程度,如表3所示,认为田径知识、技术、技能得到较大提高的学生比例由实施前26.9%上升到实施后的92.6%,认为能丰富身体锻炼方法的学生百分比由实施前的19.3%上升到实施后的91.7%,认为田径教学竞赛模式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与自我认知、调节能力的学生人数都比实施前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从表4可以看出,不太喜欢与非常不喜欢田径教学的人数逐渐在减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向着良性方向变化。这都说明了田径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田径学习价值观念。

  3.2 实施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对学生参与田径行为的影响

  由于对学生的田径认知及态度向着积极方向发展,学生参与田径的行为也发生质的变化。从表5学生参与田径教学活动出勤率情况统计表可以看出,在实施第一学期,由于学生的前经验、习惯以及学习态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参与田径行为的积极性不高,旷课、迟到以及请假频频出现,随着田径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的实施与深化,学生对田径课的学习态度发生转变,参与田径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请假、旷课以及迟到总人次从120、368、108明显下降到24、70、19。这说明竞赛模式的实施极大克服了学生不良的田径行为,培养了学生勤奋向上的精神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3.3 实施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对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影响

  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的出发点就是通过竞赛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对达到相应运动员等级水平的学生,颁发相应运动员等级的荣誉证书。灵活的竞争与激励措施极大激发学生参与田径教学与训练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努力地投入训练以提高比赛成绩。从表6可以看出,在一学年共举行的六次田径竞赛活动,除因伤、病等事假外,其余学生全部参与各单项技能大赛,每次比赛,学生的技术水平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学生达到了二级或者三级运动员等级标准。

  3.4 实施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对学生掌握田径知识与技术的影响

  在田径教学竞赛模式实施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技g的探究与竞赛实践活动的机会,加深对田径知识与技术的理解与掌握。见表7所示,自从2014级实施教学竞赛模式后,无论是从理论考试的及格率上比较,还是从技评测试合格率上进行比较,2014级学生的成绩都明显高于2013级学生,尤其是技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这说明教学竞赛模式的实施,能给大多数学生带来知识与技术上的提高,让大多数学生受益。

  3.5 实施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对学生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的影响

  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的实施始终以早操课与课堂教学为主线,以社会实践为辅线来开展教育教学田径裁判实践工作,除参与学院内部田径竞赛活动裁判工作外,多次带领学生通过承担、组织辽宁省、市、地区各企业、系统及大中专院校的各种田径裁判工作,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在实施期间,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有400多名学生陆续参加了全国体育院校田径锦标赛、辽宁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辽宁省全民健身运动会、沈阳市中学生运动会的裁判工作,共有200多名学生荣获优秀裁判员的称号。

  3.6 实施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对班级内部凝聚力的影响

  为了培养和造就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除了开展课外竞赛活动外,变革了课内外竞赛内容与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教学竞赛活动;在课外活动中,开展了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长跑比赛和接力赛,例如:以班级为单位20人团队1000米技能赛和 20人×50米迎面接力赛,主要目的是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①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念。②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极大克服了学生不良的田径行为,有利于培养学生勤奋向上的精神和良好的生活习惯。③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田径教学与训练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④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层次理解与掌握田径知识与技术。⑤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⑥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有利于发挥班级团体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4.2 建议

  ①需要相关的人员来调控,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②需要进一步充实考核内容,将身体素质和学生参与体育比赛的成绩和早操分别列入田径学生田径成绩考试内容,使之成为长效机制。③需要进一步改革田径理论考试方式,注重实效,杜绝形式主义,建设新型的田径理论考试试题库,做到以考代学,学考结合,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马奔腾.“体育教学竞赛”概念的提出[J].体育教育,2014(6):111.

  [2]李清,邬燕红.普通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开发及实施效果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1(9):58-62.

  [3]孙美,王永强.比赛教学法在篮球专选课中的应用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9):75-76.

  [4]李杰凯.沈阳体育学院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5):1-3.

  [5]练文.比赛教学法对足球选项课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职业圈,2007(22):88-89.

  第9篇: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

  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我国竞技排球运动要想持续良好的发展下去,后备人才的培养不可忽视。然而专家及大量的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后备队伍正在严重萎缩,这对我国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任何运动项目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都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排球运动也不例外。排球界有着“三年成形,五年成器,八年成才”的后备人才培养周期说,一名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大约需经过8-10年(粗略计算约2万个小时)的训练。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排球后备人才队伍出现了断层,那么它的补给将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必然会持续影响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排球运动很多年。因此,排球运动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水平运动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进而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排球运动水平。

  河南省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曾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很多项目输送了不少优秀人才。但排球运动一直以来都不是河南省的传统优势项目,河南省在排球项目上也曾为国家排球对和国家青年排球队输送过一些优秀人才,但数量并不是很多。从2005年开始,河南省竞技排球的成绩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男女排的成绩均较以往有所突破,特别是河南省男子排球队在全国排球联赛及全国男排大奖赛上均有不俗的表现。良好的竞赛成绩使得河南省关注排球运动的人也开始逐渐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使河南省的竞技排球水平进一步提高,使排球项目成为河南省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之一,就需要关注河南省竞技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情况,发掘有潜力的青少年竞技排球运动员,为河南省输送优秀的竞技排球运动员,这样才能使河南省的竞技排球成绩继续提高,也才能为国家竞技排球队输送优秀的人才,促进我国竞技排球运动的发展。因此,笔者选定《河南省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这一课题从宏观角度整体地把握影响河南省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各种因素,了解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再从微观角度有的放矢地研究每个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使之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解决河南省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广泛深入地纵向研究与横向比较,系统调查和分析影响河南省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各项条件因素,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竞技排球运动今后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依据。

  在所检索的文章中,关于国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文章共有14篇。主要是进入2000年后我国学者对国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和培养体制的介绍,并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和培养体制进行对比分析方面的研究。如潘前在《中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初探》中对中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指导思想、运动员受教育程度与出路、后备队伍规模与选材覆盖面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和分析。侯海波等人在《国外竞技体育强国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及启示》中对美国、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四国的后备人才评定方法、选材方法培养方法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第一,有关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我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现在还没有完全走出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绝大部分培养工作由国家承担,培养目标依旧是导向高水平专业运动队。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势在必行。现在有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献中,很多的学者和专家比较认可的是以“体教结合”的方式培养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

  第二,有关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的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是竞技体育人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目前仍然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后备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人才市场的发展进展缓慢。杨再淮、余继英等在《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中指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的结构主要包括市场主体、市场载体、市场法则、社会保障、教育培训、调控体系等。这些结构主要受到人才市场的发展动力、市场保障、择业意向、升学意向的因素的影响。

  第三,有关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在所检索的所有文章中,有关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文章最多。如:江俊世、刘霞在《试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中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数量减少、区域分布失衡、结构不合理、国家投入收益率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这些关于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中,大多数都是针对某一项体育项目的后备人才在某一省或市培养现状的研究。

  第四,有关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如:严德一在《影响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中指出,制度环境、目标发展、训练输送、社会保障、人力资源、项目布局等是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基层训练体系受到冲击和削弱、后备人才输送渠道不畅、输送难等是制约后备人才开发的主要问题。陈芳、李琼志则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中对社会转型时期政府行为的影响、教练员的“近亲繁殖”、后备人才资源的储备三个方面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进行了阐在所检索到的所有有关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研究的文章中,针对我国竞技排球后备人才研究的文章相对较少,仅有54篇。这些文章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第一,有关我国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如:高良杰、张庆、企结合模式”、“社会化模式”等多元化的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而韩飞、张允蚌的《从“北航男排”现象探讨我国男排后备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这一文章则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男排为例,对“体教结合”培养后备人才这一模式进行了具体的案例分析。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精选(九篇)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精选(九篇)

0 143